由于龙虾患病初期不易发现,因此建议广大养殖户对于防治龙虾疾病要采取“预防为主、防重于治、全面预防、积极治疗”等措施,控制虾病的发生和蔓延。因为龙虾疾病一旦发现,用药治疗的效果已经很小,大批死亡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经济损失。
为了及时掌握发病规律和防止虾病的发生,首先必须了解发病的病因。查找根源时,应该把外界因素和内在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虑,才能正确找出发病的原因。
一、自身因素
在大家眼里,小龙虾都是很脏的!确实,龙虾本身就携带很多细菌,包括自身也携带了病毒,不过这些都是正常的,就像我们人类一样,谁的身上没有细菌呢?我们人体也携带了癌细胞,只是正常情况下不会爆发,只有当我们的生活环境或者吃的食物有很多有很多致癌物质时,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一样,龙虾也如此!所以再次强调水质、底质、饵料等重要性!
二、环境因素
影响龙虾健康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水质和底质。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龙虾的生长,影响水质变化的因素有溶氧(DO)、透明度、水体的酸碱度(pH)、氨氮含量及微生物等理化指标。在适宜的环境内,龙虾生长发育良好,一旦水质不良,就可能导致龙虾生病或死亡。
其次是水温,当水温发生急剧变化时,机体由于适应能力不强而生病乃至死亡。
龙虾是底栖动物,我们投喂的饲料、药品、腐烂的水草等最终都会沉降在底部,导致水底环境恶化。
三、外界因素
外界因素这里指的是敌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。
1、敌害因素是指池塘内直接吞食或直接危害龙虾的,如池塘内的青蛙会吞食软壳龙虾;
2、人为因素
A、操作不当
在养殖过程中包括给虾池过水、捕虾、网箱清洗、运输,这些都会因操作不当或动作粗糙而使龙虾附肢缺损或自切损伤,这样很容易使病菌从伤口侵入,使龙虾感染患病。
B、饲喂不当
人工投喂不当,投食不清洁或变质的饲料,单一、投饵过多等,易引起水质腐败,促进细菌繁衍,导致龙虾生病。从自然界中捞取活饵、采集水草,由于消毒、清洁工作不彻底,可能带入病原体。
C、放养不当
放养密度过大或虾塘混养部分鱼类,会造成缺氧,并降低饵料利用率,引起龙虾的生长速度不一致,残食现象,造成较高的发病率。
D、进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
大面积精养时或水流池养殖时,进排水系统不独立,一池虾发病往往也传播到另一池虾发病。这种情况要注意预防。
- 上一条信息: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水温是怎么定义的?
- 下一条信息:草鱼肝病是怎样引起的?怎样预防草鱼肝脏疾病的发生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