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朋友都知道,大闸蟹养的好不好,首先看水草,但是水草从五六月高温开始,就容易死亡,恰恰这个时期是养殖大闸蟹最重要的时期,管理不好,会对大闸蟹造成很大影响,甚至影响收成,那么大闸蟹塘口水草为什么会枯死?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?下面一起来看看吧。
在大闸蟹养殖的过程中,水草会出现很多老化枯萎现象,有哪些原因呢?
1、高温伤害:水的温度太高,超出了水草适宜的生长环境,水草就会出现根茎皱缩等情况,甚至叶片会泛黄,以致全部脱落。
2、低温伤害:温度降低时,水草也会出现代谢降低,生长停滞的现象,叶片上会出现褐藻附着,随着温度继续下降,水草会发生局部或者全部坏死现象,导致水草腐烂。
3、药物伤害:很多时候,在给大闸蟹治病的时候,使用了太多的药物,导致水草发生病变,所以最好不要使用会水草伤害大的药物。
4、生物伤害:水草在运输时候,温度高,可能会导致细菌滋生感染,水草的根茎就会出现褐斑,逐渐发黄发黑,而且还会传染给健康的叶片。
池塘的水草会受到水质、营养、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,但是温度高的时候,管理不当仍会让水草长不起来。
水草在前期长出水面,如果长时间暴晒,会让草头缺水,进入老化期,开始枯萎,要把长出水面的水草割掉。水草长的旺盛,严重缺氧,难以维持正常生长,需要做好管控,适当拉除部分水草,并提供宽敞的生长空间,促进水体流通,保护水草。如果没有经常改底,底层长期缺氧也会导致水草枯萎,所以需要经常改底解毒、调水底改提高水体透明度。水草是大闸蟹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,所以大家对于水草的种植必须要注意,希望对大家养殖有所帮助。
- 上一条信息:六月如何做好螃蟹养殖管理
- 下一条信息:进入7月份河蟹养殖要点